这部超火综艺,你还没看?!!!
综艺介绍
科技小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和团队于2009年在河北曲周县首创,旨在为农民提供“零距离、零时差、零门槛、零费用”的科技服务,也为学子们提供一个天高地阔的科研平台。
如今,科技小院服务模式已从最初科技帮扶一家一户的1.0模式、产业兴农的2.0模式,发展到如今多学科交叉、多主体协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3.0模式。目前,科技小院已拓展至全国31省千余个村庄,甚至走出国门,推广到了老挝和非洲等地区。
在云南大理洱海湖畔,古生村科技小院自成立以来,中国农大师生们就扎根于此,在洱海保护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转型,总负责老师、资环学院副教授金可默介绍道,“古生村现有8个科技小院(目前已增加至9个),村里常住村民900多人,而常驻的研究生就有100多名,可能是高学历人才密度最高的村子。”不仅学历高,小院还接地气。“小院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,任何农户、企业有问题,都可以来问我们。”
节目中,央视主持人郭嘉宁,B站up主盗月社沐上、杨树梢组成的三人研学团,受邀一同前往古生村了解小院师生,体验小院生活。
你会看到深深地扎根于土地的一群可爱的年轻人,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内容,理解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农业这个方向,感受到他们的赤诚与真实。
01
如何变废为宝? 臭宝小分队有妙招
收垃圾,这个词或许跟研究生有点不搭,但实际上,别看垃圾事情小,用处可不小,入户收垃圾,可以对村落里的生活垃圾进行严谨的数据分析,设计废物量大化再利用方案,最大限度减少生活垃圾入洱海。
在节目中,主持人和科技小院的同学组成“臭宝小分队”,化身“废物搭子”,一起入户收垃圾,秉持“应收尽收”的严谨原则,拉响“垃圾探索器”,将垃圾收得“干干净净”。
收完垃圾,首先要将垃圾分为十三个种类、分别称重,然后再进行分析监测。这个过程可不简单,不仅需要强大的意志克服生理不适,还要真正做到细致分类,而光一个小小的口服液瓶子就可以分为四类。
经过研究生们半年多来坚持不懈的分类和检测,他们发现厨余垃圾往往占垃圾的50%以上。如何将这些厨余垃圾资源化是科技小院的学生们重点研究的课题。
牛粪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,特别是氮、磷、钾等,还有许多有益微生物,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和质量。牛粪加上分好类的垃圾,经过细心的发酵和筛选,就可以变成宝贝——有机肥,种出颜色鲜亮、形态饱满的蔬菜水果。当然,这样的有机肥也不仅仅是同学们的“毕业论文”,更是大家都可以尝试的有机肥配方,真正意义上做到了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”。
02
保护洱海 守住最后防线
洱海流域面源污染精控科技小院,主要负责古生片区面源污染精准解析与治理、有机固废资源化与绿色高值发展相关科技研究工作。
由于地形原因,为避免污染的水以及垃圾流入洱海,科技小院建立了一个长约700米的沟渠和一个大库塘,对这些水和垃圾进行拦截和净化,然后通过闸门控制水的流向。当东西向闸门关闭、南北向闸门开启的时候,流水就可以进入生态沟渠和库塘进行净化,净化后的水再流入洱海,同时净化后的水还可以回灌到农田,形成一个完整的净化系统,从而起到保护洱海和水资源再利用的作用。
“我们这个片区的沟渠,就是洱海的最后一道防线”,正如科技小院的指导教师所说,“水是作物的生命,作物是农民的生命,但是最后说回来,水污染的治理是洱海的生命。”清理沟渠,建造库塘,这些不仅仅是为了灌溉农田,更是为了守住洱海的碧水蓝天。
在沟渠,科技小院每周会组织一到两次的垃圾清理工作,负责把沟渠中的垃圾打捞上岸。打捞过程状况频出,会摔倒导致全身是泥水,也会偶遇不明生物“杰瑞”,或者会长期泡水手指开裂。而且由于打捞工作的特殊性,小院学生们也只能与美甲、化妆品暂时告别,可是小院的同学们从来没有说过苦与泪,只是在每一个新的一天,自我消化,微笑面对。
“这条路小吴走了多少遍?”当主持人问到中国农业大学研一学生吴馨俣这个问题时,这个乐观开朗的东北女孩笑着回道,“十只手指头肯定是数不过来了。”
03
手握黑科技 妈妈不怕我不会种地
杭州草莓棚中,中国农大的老师同学们将这一“黑科技”赠送给十个勤天,帮助他们更好地科学施肥,精准施肥。
在鱼塘中,预防鱼病是重点,而好水质又是预防鱼病的关键,中国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水质检测仪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,有利于精准监控池塘里的氧气需求,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。
不仅如此,这个水质检测仪是全中文操控,简单易懂,还可以自动上传数据,是当之无愧的“国货之光”!04
科技小院 任重而道远
节目中,在体验完一天的科技小院生活后,主持人郭嘉宁总结,“今天的体验,让我认识了一群特别可爱的小院学生,他们带着知识和技术深入田间地头,村民改变了这些学生们对土地和耕作的想象,而学生们为了保护洱海,也为了提高农民收益,改变着农民千百年来在这耕作的一些习惯和方法,大水大肥观念的革新其实本身就需要慢长的时间,怎样真正获得农民们的信任,这可能是科技小院学生们任重而道远的一件事”。
学农的路上,小院学生遇到过不信任,遇到过质疑,但弥足可贵的是,无论有多难,他们依然脚踏实地,仰望星空,怀揣热爱,甘愿奉献。
中国农大研究生韩朔面对农民的劝说和质疑,他说,“我不怕您说我们干不好或者怎么样,我们怕的是做出来的成果依然得不到您的认可……我觉得只要努力,我们农学方向一定可以迎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。”●●●
在风景如画的科技小院
师生们与期盼“背道而驰”
毅然决然选择又苦又累的农业
但不变的是仰望星空的热爱
和脚踏土地的坚持
他们用青春与汗水浇灌农业发展
用一件件小事赢得农民信任
用一次次科技进步推动智慧农业发展
他们守护碧海蓝天
他们扎根田间地头
他们,是最可爱的小院师生!
出道吧!科技小院!
文字 | 严平 李思睿
视频|央视三农
编辑 | 匡玖璐
责编 | 范晨辉 姜萍萍 郑诗盈 吴笑含 姜承希 宋梦洁 杜昱彤 齐顺然
设为星标
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!
往期回顾
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
点赞点在看!